围绕中心    建设队伍    服务群众
“亢慕义斋”职工书画社在党校成立
25 2021.12 16:49
1333访问

为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加强党校校园文化建设,12月17日,市委党校“亢慕义斋”职工书画社举行成立仪式和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专题讲座。

“亢慕义斋”

让红色文化在党校高高飘扬

1920年3月,在李大钊指导下,邓中夏、高君宇等19人在北京大学秘密成立马克斯(今译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其宗旨是“以研究关于马克斯派的著述为目的”。研究会成立后,李大钊便找北大校长蔡元培要了两间屋子作为活动场所,一间办公室,一间当图书室,取名“亢慕义斋”。“亢慕义”是德文"Kommunismus"的音译,意为共产主义,“亢慕义斋”即为“共产主义室”,喻义将马克思主义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始。

党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政治学校,是培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也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今年以来,市委党校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突出党校“红色学府”特质,积极发挥在全市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主力军、主阵地作用,承办“中国共产党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历史、理论与发展”研讨会,建设“苏州百年探索之路”、苏州党建展示馆、苏州“三大法宝”馆等党性实训基地,组织全市党校系统百名教师开发118门党史课程,举行“百师百课进基层·理想苏城”专题宣讲,送教进社区、农村、机关、学校、军营,开展理论宣讲1650余场,受众达123100多人次,“理想苏城”团队被评为苏州市“最佳志愿服务团队”和“最美巾帼文明岗”。

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市行政学院院长杨军说,“亢慕义斋”职工书画社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种探索和尝试。党校职工书画社取名“亢慕义斋”,就是要表达对共产主义先贤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表明我们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理想信念引领人、教育人、熏陶人,让红色文化在党校校园高高飘扬。

书画艺术

传承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

今年6月,市委党校举办全市党校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画展摄影作品展,100余幅书法、美术、摄影作品集中展出。展览期间,一些喜爱书画传统艺术的党校教职工萌发了发起成立书画团体的念头。在校领导和市书法家协会的支持下,职工书画社应运而生。

著名书法家、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华人德先生应邀专门为“亢慕义斋”职工书画社题名。书画社设立顾问和社员制度,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王伟林,苏州市书法协会原副主席、东吴印社社长、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道义受聘担任顾问。职工书画社将邀请著名书画家来校授课,定期开展书法美术培训、参观书法展览等活动。成立仪式后,陈道义教授从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江南文化谈起,娓娓道来,为大家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思想文化大课。市委党校副教授王永灿说,书画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好、传承好、利用好和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党校人的责任和义务。

结社平台

引领教职工岗位建功、成长成才

立足党校教师资源,搭建平台载体引领教职工和学员积极发挥作用,是市委党校由来已久的一项传统。今年年初,校妇联在苏州市妇联指导下,成立“木兰讲师团”,组织校内女教师广泛开展送学送教上门活动,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一年拿三奖”,先后被评为苏州市巾帼文明岗、最美巾帼文明岗、江苏省巾帼文明岗,在全市打造了一批在群众中间耳熟能详的党建宣讲品牌。

职工书画社将在定期为教职工开设书画专题讲座、授课的同时,聘请市内更多专家学者传授优秀传统文化、江南文化相关知识,进一步丰富全校教职工的文化生活。同时,列入校工会、妇联等群众团体统一部署,用好书画社这个平台,吸收更多的党员干部、热心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引领全体教职工岗位建功、成长成才。市委党校副校长、市行政学院副院长卢雄勇说,成立“亢慕义斋”职工书画社仅仅是开始,下一步,党校将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尝试,通过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融合,引领教职工和学员在学习、传承和领悟优秀传统文化中提高政治素质和综合素养。职工书画社将坚持服务群众,组织大家在春节前走入结对社区、企业,结合送教、送书、送法律,在基层和群众中间广泛开展送春联、送文化等活动,让“亢慕义斋”和红色文化、红色基因更好走到基层一线、走入人民群众心中。

图片新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