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新时代机关党建总要求,持续提升机关党务干部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2025年10月13日至15日,苏州市检察院组织全市检察机关党务干部赴昆山市委党校开展专题培训。通过“理论授课+实地研学+专题研讨”的多元模式,共聚一堂探寻党建与检察业务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
在开班动员会上,市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林深刻阐述了培训的重要意义,指出这是立足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党务干部队伍的关键之举。同时,对参训学员提出明确要求:要在 “规范履职” 上立标杆,认真消化吸收培训内容,主动学习党务知识,努力成为党务工作的 “政策通”“活字典”。紧密结合本单位党建工作要点难点,严谨细致做好各项基础党务工作,助推“三会一课”提质增效,有力提升党务工作规范化水平。要在 “融合创新” 中显担当,持续深化党建业务融合,紧扣检察中心工作,通过 “将业务痛点转化为党建课题”“把党员先锋岗嵌入办案团队”“以党建品牌赋能业务发展” ,切实发挥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 “粘合剂”“催化剂” 作用,主动突破思维定势,为支部建设建言献策,争当融合创新 “排头兵”。要在 “常态长效” 上出成果,杜绝培训 “一阵风” 心态,推动自身从 “事务型干事” 向 “党建引领者”、“流程操作员” 向 “规范把控者”、“封闭执行层” 向 “融合设计师”、“单向传达者” 向 “党群连心桥” 转型,将培训中形成的好思路、好做法固化为日常党务管理制度,让成效持续赋能党建发展。他强调,全体党务干部要珍惜“充电”机会,瞄准问题难点集思广益、深入交流互学互鉴、凝聚共识联建共创,通过此次“铸魂赋能”之旅锤炼思想、提升能力、改进作风,以更饱满的热情、更过硬的本领投身检察党建工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的检察篇章凝聚红色动能。
此次培训分别邀请了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原副院长、哲学博士刘昀献教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社会发展与人文综合教研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德,苏州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基层党建指导处处长周洛丞为学员授课。三位老师立足不同专业视角,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洞察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参训学员纷纷表示,专家授课如同一场“及时雨”,解开了工作中的困惑、理清了思路方向,更坚定了抓好党建促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培训期间,全体学员来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嘉兴南湖。在碧波荡漾的南湖畔,驻足于那艘红船前,切身感悟“红船精神”所蕴含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内,学员们沉浸式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从孕育到诞生的伟大征程。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历史影像、一段段详实史料,生动再现了早期共产党人寻求真理、救亡图存的艰难探索与非凡抉择。在这场直抵人心的精神洗礼之下,学员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检察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作为新时代的法律监督者,必须将“从政治上看”融入履职办案全过程。
学员们走进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展示馆,体验声光电技术再现昆山如何从“农田水乡”崛起为“现代化标杆”的奋斗历程。在被誉为“世界童车之王”的好孩子集团,从琳琅满目的创新产品到挂满墙壁的专利证书,企业“持续创新”的基因与党建工作“红色引擎”作用相得益彰,学员们深刻体悟到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走进昆山咖啡文化与产业链展示馆,昆山打造“国际咖啡产业之都”的魄力,也引发了大家对党建如何赋能新经济、新赛道的思考。在阳澄湖两岸科创中心及昆山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园、苏州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地,学员们既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创新气息,也了解到 “党建联建” 服务人才、党建助力创新的实践样板。
培训期间的多场结构化研讨热度“爆表”,学员们踊跃发言,既有对问题根源的深刻剖析,也不乏破题路径的大胆设想。大家围绕“如何破解党建业务‘两张皮’”等现实难题,结合各自区域特点和岗位实践,分享见解,提出困惑,交流方案。来自太仓市检察院的学员在分享如何通过与业务部门协作共同开展党建联建、实现双赢共赢时,引发了广泛共鸣;吴中区检察院学员分享了该院建设党建品牌矩阵的经验;虎丘区检察院学员提出的做“有情怀的党建人”让大家热血沸腾。此外,现场还围绕张家港、昆山、吴江三家院获得的全国、全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典型事例展开深入分析、研讨,进一步明晰了工作思路。这种打破层级和地域的“头脑风暴”,不仅促进了经验的深度共享,更催生了许多跨院联建共创的合作意向,为后续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推动系统党建联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培训既是一次学习赋能,更是一次动员令。丰富的内容、新颖的形式、有效的互动获得了学员们的一致“点赞”,也让今后的党务工作目标清晰、干劲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