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下午,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内涌动着一股“追光”热潮。由苏州市科协第三支部与苏州大学光电学院联合主办的“追光少年行 科技向未来”重点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吸引了包括苏城三所小学在内的180余名师生参与。
活动现场,王长擂教授以《从夸父逐日到追光而行》为题,将太阳能技术发展史与科学家精神传承巧妙结合;谢安楠博士通过《荧幕解码:从“哪吒登顶”看科技创新的大国自信》,以国产电影技术突破为例,诠释科技自立自强的深刻内涵。在“追光铸魂”科普基地,HUD虚实融合显示、3D激光打印等前沿技术体验与老一辈科学家珍贵实物展形成时空对话,青少年在互动中感悟“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这种“党建+科普”模式,使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精神滋养。
这场以光科技为主题的科普盛宴,不仅是发挥科协组织科普基地和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资源融合优势的生动实践,更是苏州市科协第三支部深化党建结对、推动党务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自2020年与市运河公园管理处、苏州市地学会、苏州大学光电学院等3家党组织结对以来,苏州市科协第三支部以“党建红”引领“科技蓝”,累计联合开展20余场特色活动,服务超5000人次。从天文观测到地质探秘,从党史学习到科技交流,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高校的科研优势深度结合,构建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党建共同体。此次开放日活动正是结对成果的集中展现:重点实验室联动开放,“光与未来”主题报告融入思政元素,“追光铸魂”科普基地通过虚实融合技术再现科学家奋斗历程,让党建活动成为科普教育的鲜活载体。
同时,作为党建结对的延伸成果,苏州市青年人才科普成长营已成长为在苏青年的“科普之家”。自2023年创办以来,该营依托机关第三支部青年党员骨干,目前已开展93期特色周末活动,吸引了1100余名优秀单身青年参与。通过观星徒步、学术沙龙、文化体验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既拓宽了科技工作者的“朋友圈”,更筑牢了人才扎根苏州的“情感纽带”。数据显示,已有19对青年在此收获爱情,生动诠释了“事业留人”与“情感留人”的双重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