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用于创建智能互动的文化体验,例如智能博物馆阅览、互动剧场表演等,增加文化空间的吸引力”,苏州公共文化中心团委副书记蒋梦恬在“青年学思会”举办的“人工智能在城市公共文化数字化中的应用与变化”论坛沙龙上深有感触。“青年学思会”打破传统方式,由聚焦单一主题的学习会形式,向多元化、互动型活动转变,以“青年讲”、“青年学”、“青年谈”、“青年享”为主要形式,围绕科技、艺术、人文等不同主题,邀请行业专家学者与中心青年职工共同交流研讨,促进青年适应时代发展,提高青年职工专业能力、培养专业精神,助力青年职工成长。
“青秀”团队是一支活跃在文旅宣讲一线的青年职工队伍,深入挖掘苏州文化的内涵与特色,创新开展“品读苏州文化·青秀与你同行”文化微旅行现场实训,带领市民游客开展citywalk游苏州,串联古城街巷、园林、文博、商圈、城墙等,为市民游客设计打造出最优质和更深层次的文化体验产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文旅消费需求。近日,苏州文旅融合发展中心与苏州外国语学院共同成立“翻译硕士(MTI)实践基地”,吸引更多的青年翻译人才加入“青秀”文旅宣讲队伍,参与“文化微旅行”的英语授课、涉外讲解翻译等实践活动,为“青秀”文旅宣讲队伍注入强劲动能。
此外,市文广旅局注重青年理论学习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让青年干部职工在岗位实践中展现更多的担当作为。推动机关青年干部到图书馆、文化馆、景点景区开展“换位跑一次”,体验检视在本职工作中业务办理流程、公共服务质量,深入查找保障与服务需求之间的差距,政策和落地之间的差距,切实提高有效解决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制定改进工作举措的能力水平。组织青年党团员常态化开展结对帮扶和志愿服务,赴苏州火车站推广旅游线路,赴仓街开展旅游普法工作,深化与姑苏区平江街道历史街区、大公园社区共建互联互动和双结对机制,2024年赴结对社区为民办实事153次,惠及市民1.6万人次
市文广旅局深入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突出抓好40岁以下青年干部为主体的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建设,实现组织建立、青年参与“两个全覆盖”。截止目前,成立22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覆盖青年干部职工545名,形成“青年学思会”、“青秀”团队等多个青年学习品牌。围绕学、教、研、行等环节创新载体,统筹抓好青年理论学习与青年特点有机结合、岗位职责相结合、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不断提升青年理论学习质效。